什么是底层逻辑?什么是顶层思维?

方法论=底层逻辑+环境变数,这个公式很清楚带我们,掌握所有关键策略开发。

一个身价百亿的大老板曾经分享人生经验: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结果,是行为决定的,而影响人行为的是思维,别人都说我思维比较超前,其实我的智商跟大家差不多,为什么思维比较超前呢?是因为环境,环境能影响人的思维。

一、什么是底层逻辑?

目前还没有统一的、大家一致认可的、对底层逻辑的解释。目前一般有两种:

第一种: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最根本的规则,是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神秘存在。

第二种:是指一个事物,内部的一种运作模式。

以下这些,是大佬们对底层逻辑的理解:

1、查理·芒格:在生意场上,有一条很有用的老规矩,分为两个步骤:1)找出简单基本的原则;严格遵循这一原则。

2、《原则》的作者瑞·达利奥(Richard Dalio)这样说:万事万物的运行,都依赖于潜藏在深处的法则,亦即一系列的因果,决定着世界的方向。

如果能探查到因果关系,尽管不能探查到所有的因果,哪怕能探查到绝大部分的因果,那么毫无疑问,你就拥有了开启这个世界宝藏的钥匙了。

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,那就是,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种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基本运行规律。

这个规律,就是所谓的底层逻辑。

  • 底层逻辑的例子

底层逻辑是既看不到,也摸不到。如果不是深入其中,也无法感知。如果没人跟你说,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背后的逻辑。

第一个例子:互联网行业的本质是什么?说白了,就是在线上的某个场景,通过提升效率,获取流量,再靠流量赚钱。比如,滴滴打车最大的价值,就是提高了撮合司机和乘客的效率。

当司机端供给稳定时,滴滴想要进一步提升业绩,就需要更多地获取用户以及和用户的持续的回访,获取更多的流量。有流量才会有订单。不仅在打车平台,在抖音、视频号等内容平台也是如此。

  • 第二个例子:连锁行业

奶茶行业有个蜜雪冰城,在全国已经有10000多家门店了。蜜雪冰城的估值比喜茶高很多,这个应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。蜜雪冰城品牌方赚钱的底层逻辑,是做供应链。那一万多家门店,本质上是奶茶原料的销售点。从这个底层逻辑出发,你会发现,很多连锁品牌都是一样的,只是提供的产品不同而已。

一个品牌一旦有了几百家门店,有了后端供应链,之后加盟的门店不管是100家还是1000家,边际成本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。也就是服务100家门店,公司需要50人的话,服务1000家还是60人一样可以承受得住。

这里有个前提是加盟,不是直营。直营的连锁品牌边际成本随开店数量增加而不断增长,一旦遇到风吹草动,抗风险能力特别弱。汇总一下餐饮连锁的底层逻辑:通过控制上游供应链,形成成本优势,然后用低价策略,海量开店的模式,在每一个线下门店“倾销”产品。

  • 第三个例子:房地产的底层逻辑

房地产原来的底层逻辑,是政府把土地卖出去,老百姓拿钱买房子,从银行贷款,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循环。具体就是政府卖地,地产公司建房子,银行提供钱,老百姓买房子,这样促使社会的循环。

现在出现了什么?房价太高,老百姓手里没钱买不起,房子卖不出去,银行不给地产公司钱。而且政府也不能老是卖地挣钱,政府想要从房产税挣钱也难了。房地产公司贷不到钱,老百姓买不了房。这就叫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。

二、什么是顶层思维?

顶层思维则的意思是,从事物的核心原理出发,把大的问题拆解成同质的小问题,用积极的姿态去寻找解决方案。

再将目标与现状连接,找到其中的必然步骤,然后列出次序一一落实。简单来说,就是从上到下,从大到小的一个框架式的思考。与底层逻辑的最大区别,在于观察角度的改变。用电脑专业术语来说,“顶级思考”一词被称为“递归思维”。

什么是递归思维?我们先听个故事:

从前有座山,山里有座庙,庙里有个老和尚,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!

故事是什么呢?从前有座山,山里有座庙,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!故事是什么呢?…除非讲故事的被打断了,这个故事可以“无限”讲下去。原因就是“故事”嵌套的“故事”就是“故事”本身,这就是语言上“递归”的例子。

从上面的递归事例不难看出,递归算法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:

1、必须有递归的终止条件。

如老和尚的故事一定要在某个时候应该被打断,可以是小和尚听烦了叫老和尚停止,或老和尚本身就只想重复讲10遍等;

2、过程的描述中包含它本身。

当一个问题蕴含递归关系且结构比较复杂时,采用递归算法往往比较自然、简洁、容易理解。这就是递归思想的基本思想,递归思维来自计算机设计算法的一种基本而又重要的思想。

通过函数调用自身将问题,转化为本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子问题,是分治策略的具体体现。

那如何理解,递归思想,可以看作我们人生的“顶层思维”呢?就是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,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、规模较小的问题,最终把整个大问题解决。🤑


集乐财经,恭喜发财!

分享 交流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